2017年 6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族类期刊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民族类期刊专业委员会主办,赤峰学院报刊社承办的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民族类期刊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族类期刊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在塞外历史文化名城赤峰召开。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学报主编毛善峰编审,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学报主任赵惠祥编审,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族类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民族类期刊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福山编审,赤峰学院院长雷德荣、副院长于毅夫、赤峰学院报刊社社长孙国军教授出席会议开幕式。来自全国30余家科研院所、民族地区高校学术期刊社和编辑部的编审、教授、专家和编辑同仁60余人参加了会议。
雷德荣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本次大会是继2016年我校承办教育部“名栏工程”建设高峰论坛之后的又一盛事,对于我国民族类期刊、民族地区高校期刊的特色化办刊、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会以“创新发展”为主题,就全国民族类科技期刊办刊经验与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赢得了民族类院校期刊和学界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将为民族类期刊的繁荣发展做出新贡献。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为赤峰学院的发展、赤峰学院学报和《作文报》的质量与名栏工程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希望学校报刊社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多向兄弟院校学习、取经,进一步提高学校学报和《作文报》的质量和效益。
开幕式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赵惠祥编审代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颜帅编审讲话。赵惠祥在讲话中希望,两个专业委员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发挥好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的自身建设和互动交流学习,创新性开展研究工作,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助推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开幕式结束后,由福山编审主持召开了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民族类期刊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新疆农村科技》(维文版)主编艾力曼·吐尔逊编审,筹备委员会秘书长、《新疆农业科学》常务副主编张琼编审汇报了筹备委员会工作。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选举产生了专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常委委员等,并审议通过了专委会《章程》、未来重点工作计划和2018年主要工作。民族类科技期刊办刊经验交流及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族类期刊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南大学学报颜昌学编审汇报了民族类期刊专业委员会近五年开展的学术活动情况。毛善锋编审作了题为《参考文献在线辅助编校系统》的专题报告,系统地阐述了该系统在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万方数据库张少卿经理作了题为《民族类期刊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探析》的专题报告。随后,与会代表纷纷上台交流各自的办刊经验,分享了办刊成果,并围绕如何促进民族类科技期刊的发展和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学术研讨会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金淑兰副编审作了题为《地方性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名栏建设探究》的专题交流发言。期间,评审组还遴选出入围“编辑学研究论文专辑”的论文,完成了2017年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的初评工作。
福山编审在2017年学术研讨会的闭幕式上总结说,本次年会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和赤峰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赤峰学院报刊社的精心承办和民族类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下,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在此,我代表民族类科技期刊的两个专业委员会向莅临会议的领导、嘉宾和特邀专家致谢!同时,还要感谢不辞辛苦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
2018年,我们再相会!






2017年07月03 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供稿)